#古詩詞里的立春#【立春,元宵鬧處悟天心】“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今日立春,為癸卯孟春寅月之節,也是真正邁入癸卯兔年的首日。![]() 在上期物候日志中,我提到了傳統歷法中干支歲時歷與陽歷、陰歷之別。干支歲時歷是以歲星也就是木星為參照,歲星每繞太陽運行30度,時長大約相當于1地球年,繞行太陽一周大約十二個地球年,古人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標注。古人又將夜空中的繁星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連綴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每象所含七個星宿分布于黃道與天赤道附近,此即二十八星宿。歲星繞日一周所歷星宿,名為歲次星紀,以節氣立春為歲次星紀的節點。今年的立春節氣時,歲星行至卯位區域,對應的星宿是氐宿、房宿和心宿,其中的房宿也叫房日兔,所以,歲星運行卯位的這一年也叫兔年。 清代劉沅撰《蒙訓》中寫道:“天地一氣連,星辰通地極,日月共五星,七政綜大略。東方曰蒼龍,南方曰朱雀,西方白虎形,北方玄武七。中天紫微垣,天帝之宮闕,太微是明堂,天市百貨積。人事悉在天,所以天人一。”這段話概括了古人從天人合一的角度所理解的天文與星象,其中包括了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紫微北斗,最精彩的就是“人事悉在天,所以天人一”這句。中華傳統歷法試圖對宇宙時空中能量消長與地球上一年四季風雨寒暑變化規律做出宏觀的概括與預判,這是中華傳統歷法相較西元歷法的優勢所在,也是我們系統學習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門徑所在。 《幼學瓊林》卷一歲時篇寫道:“新歲曰王春,去歲曰客歲。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開,謂元夕金吾之不禁。”今年立春節氣恰值上元節前一日,當屬最晚的立春,也可能是最冷的立春。立春節氣作為四時八節中的“四立”之首,自古以來,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十分重視。在民間,家家戶戶安太歲、設春筵、吃春餅以賀新春。今年立春除了節氣習俗,還趕上了鬧元宵的習俗,也算是最熱鬧的立春了。清代著名劇作家孔尚任采山東曲阜民俗撰著《節序同風錄》中記載的立春習俗還包括貼宜春、攢春盤等,上元節則有百枝燈、掛火樹、一門光彩等鬧元宵的活動,自農歷正月十四到十七,皆是鬧元宵的節日,這個“鬧”字正是生命萌發、生機盎然的歲時圖景。 古人常說一句話“天理良心”,這天理是自然規律,良心是符合天理的人心,歲時節序民俗中就蘊藏著古人對天理良心的樸素認知。《陰符經》所言:“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這看似簡單的十個字,真做到卻不容易。自古流傳至今的許多訓蒙著作便試圖引導教育子女明天理知人心。#00后在過一種很新的立春# 明代中后期經濟改革家龐尚鵬撰寫過一部教育子女、族人的著作《龐氏家訓》,這是與《顏氏家訓》等齊名的古代著名家訓。其中寫道:“學貴變化氣質,豈為獵章句、干利祿哉?如輕浮則矯之以嚴重,褊急則矯之以寬宏,暴戾則矯之以和厚,迂遲則矯之以敏迅,隨其性之所偏,而約之使歸于正,乃見學問之功夫。”學習傳統文化,莫以記得多少詩詞歌賦奇聞軼事為能事。傳統文化的真正價值,在于數千年來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的那些對宇宙人生的本質認識,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警示和忠告,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大量存在于傳統訓蒙經典之中。#躲春##風和日暖人勤春早#(新聞晨報記者 岳強) 閱讀完標題為(古詩詞里的立春【立春,元宵鬧處悟天心】)的文章后,{m.se0552.com}小編為大家推薦更多相關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哦! (責任編輯:北京信息港) |